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469章 撤销六部的改革  (第2/2页)
  “郑爱卿,朕其实是想挽留你留下的,一年,最多一年的时间,朕定要光复大明,一统山河。”    “来年在燕京,祭告先祖,您老为内阁首辅,这份功绩,必将名垂青史。”    朱连壁上前伸手扶起郑三俊,让他就坐之后,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。    “陛下的厚爱,老臣心领了,都说七十古来稀,老臣这都八十了。”    郑三俊豁达一笑,感慨的说道:“承蒙陛下厚爱,老臣如履薄冰,总算没有辜负陛下厚恩。”    “如今大明一统在望,老臣于愿已足,将来的天下,还得依靠陛下,以及诸位同僚了。”    郑三俊的这份豁达,也让朱连壁颇为感慨。    “拟旨,首辅大学士,郑公劳苦功高,晋封为宣国公,赏金一千金,赏银一万两,准其安享晚年,”    郑三俊有功,朱连壁自然不能小气。    作为宣武一朝,七年的内阁首辅,郑三俊能够公私分明,不结党营私,不贪腐一分一毫,自然值得朱连壁的厚赏。    一个国公,这是他七年坚守本份,应该获得荣誉。    郑三俊致仕,对于朝堂来说,那也是一件大事。    加上之前内阁次辅鲁王朱以海,如今也被调往云南,以云南王身份,驻藩昆明。    朝堂内首辅和次辅,一下子都空缺了出来。    六部尚书,路振飞,张名振、袁枢三人,都最有希望,接手首辅和次辅的。    事实上六部尚书,心中都不愿意接手首辅和次辅。    原因很简单,经过朱连壁改革的内阁衙门,如果不兼任六部尚书的话,那所谓内阁大学士,只有虚名,远不如尚书职权重。    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,朱连壁随后退出了一项新的改革制度。    “六部改为九部?”    兵部尚书张名振,看到皇帝下达的旨意,得知兵部,要撤销,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公文,他满脸都是不敢相信。    同样户部尚书路振飞,也接到改革诏书。    那就是撤销户部,成立农业部和财政部。    礼部的改革方案,是成立外交部和教育部。    虽然吏部、刑部、工部没有撤销,但在原来的清吏司,员外郎,郎中三个中层职务上,加了一个监察司。    监察司御史为正四品,负责监督审查内部,一切事务账册。    “诸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,朕改革六部为九部心意已决,诸位只需要接受。”    “另外九部尚书,皆冠以大学士之名,今后不再设立首辅和次辅,诸位职权不变。”    朱连壁的态度,让文华殿上的六部尚书,多少有些灰心丧气。    但现在他们却没有人敢反对,也没有能力反对。    因为大家都知道,大明开国之初,太祖皇帝废弃丞相制度,独掌乾坤,文官势力便一直被压制。    一直到嘉靖年间,内阁首辅地位才开始上升,到万历继位,张居正辅政,内阁首辅一度能够制衡皇权。    可如今皇帝要改革六部,撤销首辅,这很明显是要走太祖,成祖的路子,集中皇权制度,打压文武百官。    可面对朱连壁这个强势天子,张名振、袁枢、路振飞这些人,即便心中委屈,也只能恭恭敬敬的拜道。    “臣等遵旨。”明末逐鹿的大明奉国将军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