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九十八章 诛杨大会  (第1/3页)
    五天后。    “我好像见过这个人。”    戴贵拿着杨丰给的三倍镜,躲在芦苇丛中,指着远处的色目说道。    “哪个?”    杨丰调整他的高倍镜。    “个子最高那个!”    戴贵说道。    他是奉杨文命令带着一百骑兵赶来听候杨丰调遣的,杨文已经安排人盯住了还在平望驿养伤的,不过其中有两个已经死了,至于地方官府上报的,当然是张麻子抢劫杀人,包括抢了奏折之事,朱元章那里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    所以不需要杨文再送奏折,朱元章会直接派人找杨文的。    这就可以保密了。    至于张麻子……    其实这段时间出了很多张麻子。    苏松常嘉湖一带,戴着九筒面具抢劫的最近这段时间没有三十也得二十以上,各路盗匪们无不以麻爷为偶像,尽管他们其实并不懂九筒面具的意思。    这时候还没麻将呢!    至少民间传说中,这东西是冯梦龙发明的。    不过实际应该是逐渐演化出来。    但无论如何,这时候肯定没有九筒。    所以民间自动传成九星。    然后再加上一堆各种传闻,仿佛太湖里真有个戴着九星面具,意图谋反作乱的大盗张麻子,甚至还有信以为真跑去寻找,准备联合起来干一票大的。皇帝轮流坐,今年到我家,凭什么老朱家一个要饭的能坐天下,咱们江湖豪杰就不能,总之这时候搞得连士绅们都以为真有张麻子,也真以为钱家是积年的老匪。    不少人还庆幸还好被杨大使及时揪出。    要不然以后又得乱了。    就连那些明知道钱家不可能是通匪的也很茫然。    杨丰调好目标,把高倍镜让给戴贵。    后者趴在上面看着。    “东胜卫的色目小旗,姓哈,叫哈福,其他估计也是东胜卫的。”    他说道。    “你们到底多少色目?”    杨丰无语中。    怎么到处都是色目。    “那多了,天南海北到处都有,若算上归降的鞑官这些就更多了,几乎所有都指挥使司都有不少,别说是东胜卫这种偏远之地,就是直隶如扬州卫之类也都有。”    “扬州卫还有色目?”    “扬州,淮安,镇江,就连金山卫也有,直隶各卫色目和鞑官加起来恐怕几万都有。    京城也有。    甚至亲军卫都有。    另外锦衣卫下属还有一堆领俸禄的鞑官。”    “锦衣卫也有?”    “有,也有官衔,不过只是官衔但并无实职,就是按着官衔领俸禄养着而已,不过数量不少,每年领俸禄也不少,兄弟们都有怨言。”    “你们皇帝陛下心真大。”    杨丰感慨道。    “不然怎样,全杀光?再说这些不少还是内附的,当年纳哈出投降时候近二十万,都被编入各卫,陛下以鞑制鞑,把他们编入军户,打仗时候上战场,让他们为大明拼命,也省下大明军户死伤了。    他们也乐意为大明打仗。    毕竟要不然就得被咱们赶得流窜漠北吃苦。”    戴贵说道。    “是啊!    大明的军户不用打仗,光让这些人上战场,过几十年他们就会发现就剩下他们能打仗了,那时候你说他们看着周围已经不会打仗的军户们会不会动心?上一个这么干的是唐朝,再上一个这么干的是西晋,渔阳鼙鼓动地来,粟特人安禄山和突骑施人哥舒翰在潼关大战,突厥人史思明和契丹人李光弼在中原拼杀!    杀得中原十室九空。    好光荣啊!”    杨丰说道。    不过明朝这个问题一直不严重。    毕竟明朝都已经开始进入火器时代了,已经过了他们称雄的时代,哪怕野猪皮其实人家也是重步兵,甚至后期火炮水平还超过明军,人家是玩重炮的,只不过把明军射速慢的火枪换成了射速快的弓箭。    在明末那种火枪依然无法真正主宰战场时候,弓兵的巅峰对火枪的幼年期反而是前者占优。    加上重炮就更完美了。    纯粹的游牧骑兵蒙古人,反而一样被野猪皮按着打。    他们表现甚至还不如明军精锐。    “呃?”    戴贵无言以对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