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后记/致谢  (第2/2页)
归卷想尽办法找到当初林矜在剑桥一起念书的中国同学。    当初的同学才吞吞吐吐的说,四零年的时候,林矜去伦敦皇家医学会送资料,结果遇到空袭[2],不幸丧生了。    是伦敦的警察空袭后收尸时发现的,西装、怀表、护照、手上的资料都表明了他的身份。    他们几个同学想办法把他运回了剑桥,在那里立了冢。    他留了信,如果有不测,不要告诉她。    原来当年在舞会上见到的,真的不是他。    原来他早就不在了,所以这么多年才连一封信、一份电报都没有。    归卷悲鸣。    留在了剑桥念书。    战后的英国物资都靠配给,活得很艰难。    她还念法学,一边念书,一边整理林矜当初的医学论文手稿,想着有一天能为他发表。    时常去墓碑处看一看,说说话。    后来成为了优秀的出庭律师,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,林矜那些念书时的笔记手稿,她也帮他发表了。    但其实当年在舞会上,归卷见到的,就是林矜。    为了不拖累家人和归卷,组织上帮他设计了在了伦敦的假死。    换了身份。    四九年又去了台湾,继续潜伏。    等他终于能恢复身份,再堂堂正正去剑桥见她的时候,归卷却已经不记得他了(阿尔茨海默)。    每天都会问他是谁啊?    他说他是林矜。    归卷说林矜是谁啊?    林矜说是你年少时的恋人啊。    归卷说,你骗人,他早在伦敦轰炸那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。    边说边掩面流泪。    每次的对话都是这样,后来林矜觉得这不过是徒惹她伤心,就不再提了。    就那样陪着她。    结果后来有一天散步的时候,归卷突然自言自语,问:“林矜你什么时候回来啊?不是说学成了,就回来娶我吗?”    林矜在旁边听到说,我就在这里啊。    归卷看了看他,说:“你是谁啊?”    他说:“我是林矜啊。”    她斩钉截铁地说:“你不是,你不是林矜,你是谁,为什么要骗我?”    林矜很难过,觉得一辈子为了家国大义,却错过了年少时的爱人。    然后他就想,去他的家国大义。    有来生的话,他再也不要选家国大义了,一定好好守着归卷。    归卷病情恶化的很快。    林矜余下的年岁都在整理归卷当初的法学著作,从废除领事裁判权到收回租界的法理探析,整理、出版她的遗作。    一如当年她做的那般。    八十二岁的时候,去见了她。    临终的时候,他想,萨温啊,黄泉路上,你等一等我。    注释:    [1]   杜拉尔鄂温克乡位于呼伦贝尔地区,民国时属黑龙江省管辖,现在属内蒙古管辖。    [2]   二战时伦敦空袭: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。    笔记:    [1]   归卷家南下的那一年,是九·一八事变之后,东北全境沦陷的次年。    [2]   圣约翰大学,创立于1879年,其政治法律系是现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,华政长宁校区,就建于圣约翰大学旧址。    [3]   英国战后物资配给之事,可参见海莲·汉芙《查令十字街84号》,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位于伦敦,汉芙与弗兰克先生及店员们通信的时间,恰好是在战后,可窥见一角。    [4]   民国番外里林矜八十二岁去世的那年,是平行时空校园番外里林矜出生的那年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