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13章 架在火架上烤 (第2/2页)
.. “古代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笔筒。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屠隆就对竹木笔筒情有独钟,在《文房器具笺》之笔筒条中写道:湘竹为之,以紫檀、乌木棱口镶坐为雅,余不入品。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凤也曾在笔筒上以隶书刻款曰:虚其心,坚其节,供我文房,与共朝夕...” 好一番抛引之后.. 根据竹笔筒的润泽,包浆等等,推断出这是元代之物.. 给出的最终价格..八百五十万! 刘清源五百万拍下.. 溢价三百五十万! 听到这个价格,围观的人中有人惊呼出声.. 这是个大漏啊! 这个物件的上个主人赔大发了,让刘清源给捡了个便宜,东西连会场还没出,就已经涨了三百五十万了,这要是合适的人出手,卖到九百万甚至更高都不是难事.. 大涨! 绝对的大涨! “哈哈哈..” 刘清源大笑出声,目光看向尚宝鉴,道:“怎么样,尚总,这回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吧,三个物件,总溢价四百五十万,单凭这一竹笔筒,我就能碾压你,你现在可是心服口服?” 尚宝鉴脸色铁青.. 八百五十万..这价格就像是一把铁锤一样,狠狠的砸在了他的心里,从未觉得像此刻这么失败过。 尚文昊也在一旁说不出话来.. 怎么..怎么就能溢价这么多? 在他看来,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“年轻人,现在你该道歉了..”吴大师说道。 “我道个屁欠..” 尚文昊说道:“我们的还没有鉴定,谁胜谁负尚且未知,少自以为是了..” “还不死心?” 刘清源嘲弄的一笑,道:“也对,是该让大家好好欣赏一下你们的物件才是,我也大方一点,鉴定的费用,我包了,全当是买个乐呵..” “用特么着你..” 尚文昊气怒的将抱着的宽大长盒,放在了桌子上。 这是尚宝鉴拍下的青花瓷瓶。 尚宝鉴没有阻拦.. 他对自己拍下的这个瓶子,也是有一定信心的。 六位鉴定师好一顿端量,连放大镜都用上了,围着看个不停。 见这架势.. 尚文昊对着刘清源说道:“青花瓷,懂不懂?不怕告诉你,这就是珍品,一个破笔筒,溢价三百多万就在那沾沾自喜,等瓶子的价格出来,有你哭的时候..” 刘清源笑而不语.. 跟一个后辈较劲,有失他的身份。 些许.. 六位鉴定师窃窃私语一番,统一了意见,道:“真品无疑,但这属于年代后期之作,价格嘛..一百五十万!” 啥? 三百万拍下的,就值一百五十万? “哈哈哈..” 刘清源都要笑不活了.. 听到尚文昊方才的话,倒是没有刘清源那么夸张,但也一个个憋着笑意。 人家是溢价.. 到你这可倒好,直接亏损了一半。 可笑的是,还在那大放厥词.. “你们是不是看错了,再好好看看,这怎么可能才一百五十万..”尚文昊对着六位鉴定师吼道。 这无疑是对权威的质疑.. 六位鉴定师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。 其中一人忍着气怒,道:“我们不会看错,你要是存在质疑,可以再找别的机构去看看,相信也是一样的结果..” “我还就不信了..”尚文昊说道。 “住口!” 尚宝鉴脸色更黑了,简直丢人丢到了姥姥家,紧忙对着六位鉴定师抱了声歉意。 这才让六位鉴定师的脸色好了一些.. 而刘清源说道:“尚总,继续啊,还没鉴定完呢..” “不会怕了吧?” “这你不用担心,六位大师都是权威人士,不会因为你儿子的莽撞,记恨在心,不用担心六位大师的专业素养和权威性..” 这话什么意思.. 不继续鉴定,岂不就是成了怀疑六位权威鉴定师的职业素养了嘛。 这是要把尚宝鉴架在火架子上烤啊...雪中的骆驼的重生之商界枭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